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半岛最新官网(中国)有限公司官网举办第四期“两江医学前沿”论坛

11月26日,第四期"两江医学前沿"论坛在我校袁家岗校区崇医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由科研处主办,基础医学院、智慧检验与数字医疗协同创新中心协办。论坛特邀五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围绕造血再生技术、人工基因组设计与合成、质谱蛋白质组学、STING信号通路、肿瘤免疫等前沿课题展开深入探讨。半岛最新官网(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华兵出席论坛并致辞。

李华兵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两江医学前沿"论坛自启动以来,已成为半岛最新官网(中国)有限公司官网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的五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报告内容涵盖从造血再生技术到合成生物学领域前沿,从质谱蛋白质组技术到STING信号通路的非传统功能,充分体现了医学研究的多样性与前沿性,展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医学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他希望通过专家报告,能够启发全校师生探索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创新路径,为推动医学科技创新提供新思路。

基础医学院院长文波、科研处处长杨晓、副处长杜慧敏等参与论坛。论坛由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侯宇主持。

在本次学术论坛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程涛教授作了题为“造血再生与再生医学”的报告,重点围绕造血干细胞(HSC)的功能模式、失能病变及提质赋能三大科学问题,分享了在HSC扩增、再生及基因编辑领域的研究进展。程涛介绍了“抗氧化小分子NAC促进体内造血再生”策略,通过多中心临床验证,显著提升移植效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动相关治疗项目进入临床试验。他还阐述了团队在血液肿瘤耐药机制研究中的突破,提出通过精准调控肿瘤微环境实现耐药性肿瘤根除的新方法,为血液病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天津大学李炳志教授以“人工基因组设计与合成”为主题,深入解析了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挑战,并重点介绍了基因组精准重排、染色体完整删除、染色体转移及DNA大片段抓取和组装的关键进展。团队开发的新型系统通过染色体丝粒双链断裂实现高效删除,并利用突变体菌株和直接转移技术提升染色体操作效率。在DNA抓取与组装方面,结合体内外线性化策略显著提高效率,TelIN质粒(一种特殊的DNA载体)表现优异。他还展示了基于MATLAB的智能化设计平台,通过功能聚类与优化流程提升基因组设计精度,为合成生物学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洪研究员以“质谱蛋白质组技术及血液生态研究”为主题,分享了质谱技术在精准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其团队在质谱技术开发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包括开发高分辨分级分离技术和JUMP系列数据分析软件,并以急性髓系白血病为例,展示了深度蛋白质组学在识别耐药靶点和优化联合用药策略方面的突破性进展。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能力,更为血液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肖晖研究员以“STING信号通路的非传统功能”为题,揭示了STING信号通路在抗病毒与抗肿瘤免疫中的新型调控机制,指出其不仅在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具有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潜力。他介绍了团队开发的新型STING激活剂及其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并表示,挖掘STING的非传统功能有望为抗肿瘤免疫疗法的创新提供新思路。

复旦大学罗敏研究员围绕肿瘤免疫研究,重点介绍了团队在CD300ld受体调控中性粒细胞功能及免疫微环境调控中的最新进展。她指出,CD300ld的去除可显著抑制肿瘤发展,团队通过骨髓移植和条件敲除模型,系统研究了其在逆转免疫抑制状态、促进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此外,她展示了分泌组学蛋白相互作用网络(SPPIs)研究的成果,强调分泌组学对发现免疫治疗新靶点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联合阻断CD300ld与抗PD-1的治疗方案,该方案显著提升了肿瘤免疫疗效。

本次论坛为与会师生深入了解医学研究前沿动态、开拓学术视野搭建了优质平台。半岛最新官网(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将继续以"两江医学前沿论坛"为契机,持续促进校际交流与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人才培养与科研水平,整合优质学术资源,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和推进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编辑:蔡雨齐 周雯婧